電子音樂史上最酷的7個舞台
從傻瓜龐克到Skrillex,這裡將為你展示7種最酷炫的現場舞台這次所介紹的設計,都曾在電子音樂歷史上留下不朽的痕跡。本世紀初起,隨著北美音樂節的主流化發展方向,和隨著EDM繁榮發展帶來的大預算,最近十年的現場電音舞台。
這次所介紹的設計,都曾在電子音樂歷史上留下不朽的痕跡。
本世紀初起,隨著北美音樂節的主流化發展方向,和隨著EDM繁榮發展帶來的龐大預算,最近十年的現場電子音樂更像是某種軍備競賽。它不再是簡單地只播放幾首歌,觀眾要的是激光、彩紙炮,大型煙霧機等等瘋狂的元素。
與世界頂級的生產公司和藝術家們合作,利用最新的聲、光技術建立自定義舞台裝置,使用包括3D繪圖,LED頭盔,觸摸屏控制器等眾多先進技術。雖然偶爾一些雄心勃勃的行為會讓他賠了錢,但Eric Prydz在宣傳訪談時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多年來雖然把他最先進的EPIC展示出來花費了他數不清的錢,但這完全值得。
為了紀念這一壯舉,從傻瓜龐克樂隊的標誌性金字塔,到Deadmau5的變化多端的立方體,我們決定深入了解8個我們最喜歡的舞台和它們背後的故事。
傻瓜龐克的金字塔
首次亮相:2006 科切拉
由 Bionic League打造
特徵:24英尺高,佈滿LED的光束和屏幕的金字塔。
每當講起精緻的現場舞台裝置時,你都不得不提傻瓜龐克的金字塔。因其激勵了年輕一代的藝術家,洛杉磯周刊將這次表演評為科切拉2016年最佳演出也就不足為奇了。在去年的巡演的傳聞還沒有任何具體的消息證實的情況下,我們希望他們能拿出點像金字塔這樣的東西來襯托剛剛宣布的格萊美表演。
deadmau5立方體
首次亮相: 科切拉2010
由Martin Phillips (Bionic League)和TAIT聯手打造
特徵:立方體由75個RGB LED面板組成,分辨率為1600×1200像素。立方體2.1有15英尺高,16英尺寬,內部有機器推動其移動。由最先進的LED面板組成,可以在投影圖形時上下移動。
少數DJ們曾試圖複製加拿大生產商的高識別度裝置(中國CLUB複製最多的舞台之一),但失敗了。這是一項持續不斷的工作。不同於大多數藝術家喜歡在演出前保持神秘,Joel Zimmerman喜歡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大量的幕後照片和過程片段。
Plastikman籠子
首次亮相:2010
由Derivative打造
特徵:TouchDesigner-Live Bridge,一個為燈光秀打造的視覺製作系統
自從在1993年介紹了Plastikman這個綽號後,Richie Hawtin已經用這個綽號發布了大量歌曲,這表現了他內向,求實的一面。籠子舞台也映射出這一點。
Eric Prydz's EPIC
首次亮相:2011。最新版本EPIC 5.0於2016年11月發布。
由實時環境系統有限公司(RES)打造
特徵:在這為音樂設計的立方體裡,有比大型噴氣式客機還大的巨大的數碼LED顯示屏。過去的版本有3D全息和錄像藝術,EPIC 5.0和其中用於現場表演的最大全息將成為被稱為鋼鐵場的“上層建築”的一部分。
這位資深的瑞典DJ和製作人已經在世界各地演出了十多年的暢銷演出和節日,他的舞台設備一直是他的音樂的代名詞。他與總部設在倫敦的RES公司合作(RES曾承接倫敦2012奧運會和索契2014奧運會開幕式)。 Prydz每個EPIC版本都更加大型和精緻。
蘑菇樂隊的豆莢
首次亮相:2012
由V Squared Labs/Vita Motus打造
特徵:雙大豆莢,3D 映射和一個負責控制音樂和視覺的觸屏裝置。
評論:3D映射簡直是難以置信,你能在現場就得到完整的視覺效果。你可以在網上觀看視頻,但那跟現場看到的視覺效果是兩回事。 ——蘑菇樂隊Amit Duvdevani (EDM訪談,2013)
以色列的恍惚二人組的音樂戲劇可以讓你感覺自己提升到另一個意識層面,所以唯一適合體現這種感覺的是現場舞台效果。他們坐在各自的豆莢中,在一個大屏幕前,以配合他們的顯示出來的真菌森林和水母迷幻的迷幻意象
Datsik的渦腔
首次亮相:2012
由V Squared Labs打造
特徵:3D動畫與投影製圖
評論:它酷炫的不一定是它圓錐體的形狀,更多的是投影出來的形狀。每次我們做了一個新的漩渦表演,我們試著把它打出來並用某種方式放大它。並試著讓它變得越來越複雜和不同,試著把它切換到更高級的旋渦。 (EDM曲調訪談,2015)
150000瓦的低音增強,給觀眾帶來震耳欲聾的終極體驗。這個想法來自加拿大EDM製作者。利用了不起的3D技術,燈光沿著一個巨大的圓環旋轉,而Datsik就在中心處,產生出一個漏斗形蟲洞的效果。
Skrillex的宇宙飛船
首次亮相:科切拉2014
由Production Club打造
特徵:燈光、視頻、特效和煙火,大到大約需要八個53英尺長的拖車運輸
評論:當你在最棒的派對中,你會告訴自己“這氣氛實在太棒了”,我要的就是這種感覺。
(紀錄片讓我們製作宇宙飛船吧,2014)
在post-hardcore的背景下,至始至終承擔極限運動音樂節的中流砥柱。形像也好,誇張也罷。 Skrillex知道如何鎮住舞台的一切。他的出現,把舞蹈音樂的純粹主義者氣得吐血。但無可否認,當他的宇宙飛船(由一個六人小組操作)轉過頭,猶如製作人在突破音樂曲調的極限。